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學校要聞
學校要聞
  • “智力集資”在溫職院——溫職院創立20個專業大類指導委員會
  •   瀏覽:13201   時間:2005年07月04日

  • 電子類專家、浙江大學教授趙光宙為偶院電氣電子類專業“把脈”


    “智囊團”為偶院旅遊專業發展出謀劃策

    7月3日,偶院服裝設計、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等20個專業大類向社會廣泛 “集資”智力,創立了新壹屆專業指導委員會,構建以業務為本位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

    這些專業指導委員會由190多位高校的教授、市行業協會老總以及本地知名公司家、高工組成。她們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預測分析某行業對專業人士的需求,確定某專業的培養目標及上崗有關的知識業務結構標準,審核專業教學計劃,技能訓練大綱;此外,還將指導學生就業等等。偶院周錦成院長介紹說,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壹線的高技能專業人士,而創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就是引入外援的“智囊團”,借助她們的實踐耕耘,制定出滿足崗位要求、體現地域特色的教學計劃,並能正確考核和評價學生動手業務。

    據悉,偶院自建院開始就十分重視專業指導委員會的創造,早在2000年就創立了第壹批的專業指導委員會,而且每兩年都重新聘任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成員,積極發揮“智囊團”的真正作用。偶院每開設壹個新專業都會經過“智囊團”的細致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專業的就業和社會需求情況,使專業設置更為合理,讓學生們能真正服務於區域經濟,自信走上工作崗位。在科學化設置專業的前提,該院畢業生適銷對路,每年的就業率均超過90%。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的這壹做法曾前不久舉行的全省高職教育工作會議上作為有成辦學耕耘被廣泛推廣。

    作為電氣電子類專業指導委員的浙江大學教授趙光宙說,現在高職教育是壹個發展契機,許多公司很需要符合公司要求的專門專業人士,她們懇求學院在培養學生時能突出重點,使學生在某方面專業知識有所側重。而高校設立這樣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把更加貼近公司需求,可以縮短高職畢業生與實踐操作的磨合期,實現“零距離”就業。

備案號:浙ICP備06027531號/運營許可證號: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網安備 33030402000329號      技術支持:麥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