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 浙江資訊用戶端:溫州學者探研燎原社研究課題 讓“燎原精神”再燎原
  •   瀏覽:11685   時間:2018年07月15日
  • (浙江資訊用戶端 2018年7月15日)



    “燎原精神與紅船精神、溫州精神壹脈相承,與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敢為天下先、首創精神壹脈相承,偶們有責任、有義務把它研究優、傳承優、發揚優。”7月13日上午,來自溫州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溫州市委黨校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來到位於甌海區郭溪街道的“燎原社史陳列館”探研“燎原精神”,並座談提出“燎原精神”的孕育、提出、發展和豐富的研究,“燎原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淵源,“燎原精神”與溫州模式、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內在聯絡,“燎原精神”的當代價值和實踐意義等等研究課題。



    “燎原社”由現甌海區郭溪街道任橋、凰橋、曹埭3村的12個初級農業共贏社於1955年合並而成。1955年時,與中國各地壹樣,燎原社當時的土地、勞動力高度集中,生產工具卻很原始,管理工作更顯滯後,生產產量上不去。當時,社員吃的是大鍋飯,出勤不出力,只講報酬,不講收益,使得社員生活水平不能提高,以致無法解決溫飽問題。 1956年,中共永嘉縣委派工作組在燎原社開展了“包產到戶”的試驗探索,即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原則,壹邊抓生產壹邊搞副業,通過近壹年的時間,糧食大增產,經濟效益大提高,公民生活取得可喜的變化——這是溫州人敢為人先、創新創業的壹個縮影,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這壹偉大實踐被寫入中共黨史第二卷。



    “燎原社的包產到戶實踐比安徽小崗村的農村改革早了22年。它是‘溫州模式’的源頭,溫州人是充滿歷史智慧的。”今天上午,親歷“燎原社”改革的“燎原人”、81歲的任世定老伯興致勃勃地向專家、學者壹壹介紹燎原社史。然後,專家、學者聚焦壹堂,圍繞主題提出真知灼見。 



    “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源頭,燎原社的包產到戶實踐對於中國農村集體經濟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它向後人展示了溫州人敢為天下先,勇於創新的氣魄。今天研究‘燎原精神’是使命所在。”溫州大學商學院教授鄭彩蓮首先提出。



    “實現中國夢需要發揚光大燎原社的首創精神。位於甌海的高校多,資源豐富,高校應該把研究‘燎原精神’納入學術研究課題”。專家、學者在討論中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大家認為,當年燎原社率先探索包產到戶之路是對真理孜孜探求,是求真務實的生動寫照,向世人展示著溫州人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傲然氣魄。經過60多年的傳承發揚,“燎原精神”已成為溫州四十年改革發展的精神源頭和精神動力。“燎原精神”表現為敢為人先、大膽突破的首創精神,表現為堅韌頑強、百折不撓的擔當精神,表現為勇當舵手、擔當領航的爭先精神等。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研究“燎原精神”對發揚“紅船精神”、“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精神,為實現中國夢都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專家、學者還圍繞開展“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溫州農村改革發展與探索征文暨高峰論壇”活動提出了許多建議性建議建議。

    相關鏈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98591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備案號:浙ICP備06027531號/運營許可證號: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網安備 33030402000329號      技術支持:麥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