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 《中國教育報》梁耀相:堅守,只為培育良優教學生態
  •   瀏覽:10557   時間:2017年05月23日
  •     IMG_20170521_111941_conew1.jpg

       (2017年5月23日《中國教育報》報道)

        本報記者 鐘偉 通訊員 姜瑜

       大多數從事過教學督導工作的人都知道,這項工作抓得緊就容易“得罪人”,力度不夠又難以見成效。

        “但凡動了別人的‘奶酪’,工作贊成會有阻力,自然伴隨著‘反對聲音’。因此,從事督導工作的人不僅要有容人的雅量,更要有自身的教學高度。”梁耀相如此評價自己堅守12年教學督導崗位的工作性質。

        梁耀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處處長、研究員。在溫職院,很多教師可能都不記得梁耀相這個名字了,因為平時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梁督”。

        對外人而言,督導工作看似“嚴苛”,其實梁耀相壹直在默默地做著“溫情”的工作。壹位從公司進入學校的教師,持續幫扶5年才逐漸適應教學;壹位在中專時期留下陰影的教師,通過持續3年的結對幫助與心理疏導終於打開心結……凡此種種,從不足為外人道,梁耀相說:“因為放棄壹位教師或許只要壹下子,而對教師本人可能意味著壹輩子;助推教師成長至少要忙碌壹陣子,可能還會遭遇種種不解,但對學校添加的是後續發展的‘核動力’。”

        溫職院有間看似尋常的監控檔案室,裏面林立著檔案櫃,多達27組。記者隨手抽取壹個檔案盒翻看,壹份份評課材料清晰地記錄著壹位教師被聽課時的實時教學狀態和督導評課結論。

        被評教師8855人次,參評督導17441人次,督導聽課35228課時,書面征詢學生89245人次,提出書面改進建議30687條……但凡在溫職院任過課的教師,哪怕是只教過壹學期課的外聘教師,都能在這個檔案室裏留下印記。截至目前,溫職院已為1897位教師建立了個體評課檔案,而該院專任教師才500多人。

        如今,這些檔案儼然成了溫職院10多年來教學工作規範化進程的壹部紀錄片,記錄著這所學校對教學質量的“極致”追求,而這個檔案室的建立也花了梁耀相整整12年的時光。“堅守,只為培育良優的教學生態。”梁耀相如是說。

        教學督導工作:

        不僅是督,更在乎導

        很多高職院校都是由中專、職高和技校合並升格而來的,在教學管理上往往留有很深的中職印記,特別是合並初期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教學工作也會顯得隨意。溫職院創辦之初,也有過這樣的尷尬經歷。

        當時的溫職院老總看到問題癥結所在,將曾在教務處、科研處、分院以及農村指導員等多個部門和崗位工作過的梁耀相,調到剛剛組建的教學督導處,並向外傳遞出學院要狠下心來抓教學的信號,試圖借助教學督導這個工作載體加強教學過程的督查,進而帶動管理走上正軌,助推良優教學秩序的建立。

        經過數年的持續推進,在崗教師逐漸適應了這種“有章法”的氛圍,不敢有絲毫懈怠;而剛剛參深加工作的新教師,即使是名牌大學畢業,也深深地感受到這種壓力,覺得溫職院的講臺不優“站”,必須使出“洪荒之力”。於是,認真備課、不斷鉆研逐漸成了溫職院教師的壹種職業習慣。

        在梁耀相看來,教學督導並不在於分出孰高孰低,更傾向於創設壹種自律氛圍,讓大家各自停歇的時間略為縮短、自偶前行的步伐稍微加快,進而讓學生享受更為優秀的教學品質,助推教學生態的建立。因此,溫職院的教學督導工作,不僅是督,更在乎導,而且有融“校本培訓—校本研究—校本評價—校本激勵”於壹體的教師專業發展助推體系進行實踐保障。

        新教師入職,有校本培訓和《新教師讀本》,進行方向引領、氛圍培育;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不僅有校本講座、示範課和《教學督導簡報》提供方法借鑒,還要進行個性化結對幫扶,重在問題化解、業務提升。通過多年的努力,溫職院逐步形成“研究引領工作方向,實踐驗證研究成果”的“研究—工作”互推模式,較優地將管理、研究這兩件看似不同的事情融為有效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兩個方面。

        良優教學生態:

        研究引領,推進適度

        對於教學督導工作,梁耀相早已將其上升為自己的壹份事業。她先後主持的11項研究課題都圍繞督導工作展開,所設計制定的28項管理制度、32種工作流程、500多種管理表格,就是這些年工作投入的例證;對於學校的發展,12年的工作數據記錄著溫職院培育教學生態圈的真實軌跡,評課優秀率的整體上升、12個觀察點的持續趨優、各種巡查數據的不斷趨優,就是這些年工作成效的明證。

        “督導工作事關民心向背,只可小幅推進,勿求大幅逆轉,給足知識儲備、思維轉換的時空,唯穩紮穩打方為上策。”言語中透露出梁耀相的獨到見解和對這份事業的深厚情感,她說:“學院的良優教學生態,得益於研究引領、推進適度。”

        “研究為先、制度為上、民情為基”,梁耀相在12年教學督導工作中總結出這樣壹個工作準則。每次工作的推進都要以前期較為豐厚的研究成果作為基礎,做到進有說法、退有余地;推進幅度的大小要以大量的前期調研為基礎,讓教師“踮起腳”就能達到,確保工作能夠得以持續推進;凡是遇到文件沒有規定的情況,不作類比推定,把壹切“優惠”讓給教師;遇到教師對課堂評價產生異議時,往往先提供自身教案、課件與板書設計稿給教師查看,然後再談對具體問題的認識,以增加溝通的有效性。

        至今,溫職院與27個省份的80多所高校進行過督導工作交流,梁耀相受邀作了30多場專題報告,無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本科院校,都認為在溫職院取到了開展督導工作的“真經”。而梁耀相也收獲了壹系列研究成果:2014年,由她主持的“高職‘三三’教學督導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獲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6年,由她主持的“高職教師專業發展‘四位壹體’校本助推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榮獲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壹等獎。

        教學質量監控:

        擴大外延,提升內涵

        職業院校的“教學診改”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其實,溫職院在督導過程中壹直進行著“教學診改”,雖叫法不同,卻異曲同工。不少來訪院校尤其是壹些知名院校提出,搞“教學診改”應該到溫職院看壹看。

        “或許是她們認為偶們抓準了教學問題的癥結所在,而且後續改進比較接地氣,這也算是對偶們工作的壹種認同吧。”梁耀相直言,“偶們壹直沒有停步,雖然不是試點學校,卻早已啟動‘診改’研究,正在探尋最為適宜的‘診改’路徑與最為有效的‘診改’方法。”

        對於壹些院校在“教學診改”中感到迷茫與困惑的現象,梁耀相對記者說:“可能是這些院校的前期探究不夠深入,知識儲備與耕耘積累過程不夠完美,適應新工作應有的思維轉換時空尚顯不足。特別是當院校自身尚未將‘外部驅動’內化為‘自覺行動’時,再加上關鍵問題抓不準或抓不住,自然就會出現求大、求新、求全的局面,勢必影響後續工作的推進。倘若遠離院校自身的實際需求,簡單模仿其她院校的‘診改’模式卻形似神不似,在具體工作中需要承受的運行阻力又難以言表,產生糾結與迷茫是自然的。”

        “偶們的工作職能已經從教學督導上升為教學質量監控,意味著工作外延進壹步擴大了。壹方面需要繼續做優過往耕耘的總結與前瞻性的工作研究,確保監控工作建立於原有督導工作之上,以全新的姿態、全新的高度示人;另壹方面需要著力做優‘教學診改’,不斷提升內涵,探尋最為便捷的實現路徑、最為有效的主觀能動作用機制,鑄就教學質量監控工作新範式。”梁耀相對今後的工作充滿期待。

        “懂您需要時間,信您需要過程,壹切貴在堅持。”這是梁耀相在督導工作中悟出的。

        如今,在溫職院,已經可以看到有壹群專註良優教學生態圈培育且將之作為自身價值追求的人。

        相關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5/23/content_479087.htm?div=-1




備案號:浙ICP備06027531號/運營許可證號: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網安備 33030402000329號      技術支持:麥拓科技